#宋朝那些人事儿与典故# #母亲节#
古代有很多歌颂母亲的文学作品,如《诗经 》: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。棘心夭夭,母氏劬劳。凯风自南,吹彼棘薪。母氏圣善,我无令人。爰有寒泉?在浚之下。有子七人,母氏劳苦。睍睆黄鸟,载好其音。有子七人,莫慰母心。歌颂贤明的母亲不辞辛劳养育七子。古人认为只有贤明的母亲,才能教育出贤明的儿子,可见母亲的重要性。宋朝有很多贤明母亲。
程颢、程颐创立理学从祀孔子,得益于母亲侯氏教子有方。侯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,从小就喜欢读书,七岁就能作诗。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侯氏的教育幼儿的方法很独特,二程还是婴儿时,学走路跌倒了,仆人马上去扶,程氏却制止了仆人。孩子多摔几次自然就学会走路了。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充裕,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都会满足给他,侯氏却反对满足孩子欲望。有一次二程想吃羹汤,侯氏立即阻止,教育孩子“小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,长大了怎么呢?”
(资料图片)
小孩子喜欢模仿大人,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小孩子的成长。侯氏的教育方法是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。古代家仆地位低下,主人可以随意鞭打家仆,打死仆人的事情时有发生。二程是公子,小时候也会责骂仆人。侯氏听到了马上来阻止,并教育二程说:“仆人也是人,应该平等对待他们”侯氏从不打骂仆人,她经常救助病人、收养孤儿。有个商人外出经商,他家中妻子去世,留下三岁孤儿无人抚养,侯氏不顾家族有人反对,自己花钱抚养孤儿。在母亲的教育下,二程终成一代大儒。
现代人通过听音乐的方式给婴儿胎教,宋朝人已经认识到胎教的重要性,还出现了胎教理论。宋朝名医陈自明的《妇人大全良方 胎教门论》中说:“欲子贤能,宜读诗书,务和雅,手心脉养之。自妊娠之后, 则须行坐端言, 性情和悦, 常处静室, 多听美言, 令人讲读诗书, 陈礼说乐,耳不闻非言, 目不观恶事’”意思是想要子女成才,最让母亲多读书,或者让别人读书母亲在旁边听,保持好心情,呆在安静的房间内,多听好话,不听不看不好的行为。
南宋名臣黄中,官至兵部尚书,为官正直《宋史》评价他:“不党不阿,明察料敌,立朝忠实”黄中母亲游氏就采用了胎教方法,游氏怀孕时,每天居住在安静的房屋内,看各种经典书籍,从不大声说话,也不发怒。黄中刚会说话,游氏就教他读书。到了该读书的年龄,游氏又给孩子寻访名师益友。果然黄中长大后过目不忘,很聪明后来参加科举考试,高中榜眼。游氏的胎教起了很大作用。
現代社会有很多单亲家庭,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好,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议题。北宋欧阳修就是单亲家庭,欧阳修四岁丧父,家里少了顶梁柱,欧阳修父亲没留下多少财产。欧阳修母亲郑德仪,本是江南望族家小姐,为抚养儿子靠给人做针线活谋生。
家里没钱买纸笔,她灵机一动芦苇杆不就是天生的笔吗?沙子不就是不花钱的墨吗?她一笔一划耐心的教儿子识字,欧母画荻的典故传颂千古。在母亲的教育下欧阳修10岁就能写诗,写得一手好文章,连成年人都自愧不如。22岁欧阳修就考中进士,成为一代大家。
欧阳修做官后,郑氏又用丈夫的事迹教导儿子:“你父亲为官清廉,喜欢救济人。有一次你父亲边看官府文件叹气,我问他怎么了?你父亲说这个人犯了死罪,我却救不了他。明明有机会救他一命,作为官员我却不去做,那就是对不起这个人。”
宋仁宗景佑三年(1036年)范仲淹上疏百官图,批评宰相吕夷简,欧阳修为范仲淹辩护,遭贬官任夷陵县令。欧阳修遇到人生低谷期,郑氏安慰儿子:“我们家本来就很穷,不也过来了。你如果能像我一样,遇到困境处之泰然,我就放心了!”欧阳修听到母亲的话重新振作起来,他查看案情档案,发现很多错案,予以纠正。以后欧阳修留心政务,离不开母亲的教导。
南宋名臣丘崈幼年丧父,其母臧氏独自抚养孩子,她本不识字,但知道读书的重要性,送孩子跟随名师学习。不识字怎么知道孩子学业如何呢?她说:“我看到孩子们天天背书,甚至通宵达旦,这就是孩子们爱学习的表现呀!”她还经常用其他孩子不好好学习的例子,来鞭策丘崈。后来丘崈幼考中进士,官至同知枢密院事。
南宋戚如圭父亲早年去世,留下四子一女,母亲周氏独立抚养成人。周氏一边养蚕纺织种菜养家,一边教孩子们学《论语》。每天孩子们还未醒,她已经开始起床干活了。养蚕很辛苦,尤其是夏天,周氏汗流浃背,孩子们劝母亲好好休息一下。周氏说:“我必须抚养你们长大呀!”“读书不求名利,这才是真正的学者!”她总拿这句话鞭策孩子们。后来戚如圭不负母亲期望考中了进士。
“母教善者,其子之成立也易;不善者,其子之成立也难”程颢、程颐、黄中、欧阳修、丘崈、戚如圭,之所以能够成才无不得益于母亲。